影视娱乐资讯>>资讯>>内容

现实版《我是刑警》:杭州一水库涵洞发现腐尸,追凶34年命案终破

日期:2025-08-11 00:24:31    标签:  


       去年11月份热播的《我是刑警》,应该有很多读者都看过。
       里面的剧情跌宕起伏,在遇到一些惨绝人寰的大案时,隔着屏幕的我们,似乎都可以感受到刑警们胸腔里的怒火。
       可有一部分人在观看之后,认为电视剧里有些夸大了。


       但事实是,电视剧非但没有夸大,反而为了能够上映,还对很多内容进行了删减。
       现实中的凶案,要比电视剧来的更残酷、更令人愤懑。
       在杭州富阳的一处水库涵洞内,就曾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《我是刑警》
       这是一桩34年前发生的命案
       。
       当年警察在接到群众报警后,立即赶往了现场。


       经过对此案的缜密分析,警方也很快锁定了凶手。
       正当大家认为马上就可以结案的时候,在执行抓捕的过程中,凶手却凭空消失了。
       而后不管警方如何调查,每一条线索距离破案,都差了那么一点。
       直到2025年的6月份,警方又查到了一条线索。
       而这次,他们绝不会让凶手再次逃脱。


       涵洞遇险
       杭州富阳万市附近的水库中有一个涵洞,因为景色优美,不少当地人会去那游玩。
       在
       1991年2月8日
       这天,三位当地的村民相约去涵洞玩。
       可几人没有想到的是,原本风景秀丽的涵洞,这天会出现令人惊悚的一幕。
       几人刚走进涵洞,就发现深处似乎有一个人蜷缩在阴暗潮湿的角落。


       走近一看,他们才发现那是一具尸体。
       村民们哪见过这般场景,慌乱中逃出涵洞后,几人马上拨打了报警电话。
       接到报警电话后,当时年仅26岁的民警洪三健带领队员马上赶往了现场。
       虽然这是洪三健当刑警的第三个年头,但这次的案件是他首次独立办理。
       因此对于这个案件,他十分重视。
       当时正值二月的寒天,风一吹都是刺骨的凉意,涵洞的深处黑黝黝的似乎望不见底。


       风从洞口吹进来,连空气似乎都有一股阴森森的死寂,让人心口忍不住的发闷。
       洪三健顶着寒风进入了涵洞,手电筒的光亮穿越黑暗。
       他仔仔细细的观察着现场情况,希望可以找到有力的线索,尽快将案件侦破,把凶手抓捕归案。
       在仔细勘探后,洪三健发现这是一具高度腐烂的人类尸体,有些骨头都已经裸露出来了。
       调查过程中,洪三健还找到了
       一条沾满泥污的腰带
       ,和散落在地上有一点生锈的钥匙。
       可因为当时的刑侦技术还非常落后,并不能通过DNA直接进行比对确认死者身份。


       洪三健只能确认这大概是一位男士的尸体,而且已经死亡有段时间了。
       死者是谁?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他死亡的呢?
       为了确认死者的身份,刑警们调查了附近最近半年至一年失踪人口的信息,并且还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走访调查。
      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,一番调查后,警方从失踪人口的名单里,确定了死者的身份。
       死者为李某(化名),是一个木材加工厂的老板。


       半年前他离奇失踪,家人也报了警,但是一直没有找到。
       他最后离开家里的时候,就系着一条铜扣的皮带。
       当李某的家属看到那条皮带后,当即溃不成声。
       他们十分确定,那个皮带正时李某的所有物。


       锁定凶手,上演“猫抓老鼠”
       确定了死者后,警方立即对李某的关系体系进行调查。
       因为凶手很有可能是他的朋友,并且对此地十分熟悉,不然不可能将自己的犯案事实隐藏到现在。
       不出警方所料,一番调查后,警方很快便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。
       李某有一个生意伙伴名叫魏某(化名),当时才27岁,也是从事与木材加工行业。
       常年与木材、山路打交道的他,对这一片十分的熟悉。
       甚至有些连老一辈都未必可以讲的清楚的犄角旮旯,他都可以一五一十的讲来。


       如此可见,魏某知道那水库里的涵洞适合隐藏,就在正常不过了
       而且,在李某死亡不久,魏某也凭空消失,再也联系不上了。
       这一行为也让他的嫌疑大大增加,此时在警方看来,魏某就是凶手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。
       本以为这起凶案可以马上结案,大家也都迫不及待的想把魏某绳之以法。
       结果令人没有想到的是,这个魏某简直比老鼠还能躲,硬生生的与警员们上演了一场现实版《我是刑警》。
       负责此案的洪三健有一个习惯,他喜欢把案件进展记录在笔记本上。


       而这个笔记本,后来也记录了警方与魏某长达34年的猫捉老鼠。
       在此案发生后的10月份,洪三健收到了魏某在广西一个石料厂的消息,随后他立即带领队员前往抓捕。
       结果到达石料厂的时候,魏某早已经不知所踪。
       石料场里只留下了一张魏某用过的空床位,床位旁边的墙上还刻着“浙江魏某某”。
       这个行为无疑是对警方的挑衅,洪三健看到后十分气愤,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把他捉拿归案。
       之后的30多年,警方对魏某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抓捕。


       警方写在黑板上的抓捕方案写了又改,改了又写,粉笔灰都积累了厚厚的一层。
       洪三健的笔记本里也满满当当的记录了抓捕魏某的足迹:安徽,湖南,福建……
       每次收到魏某的线索,刑警们都如同闪电一般迅速赶往现场,可每次都总差一步。
       期间警方也对接触过魏某的人进行了询问,大家对魏某的评价都是老实话少。
       而且他也从来不与人深交,就如同一个隐形人一样,安安静静的做着自己的活。


       三代刑警接力
       逃脱在外的魏某像泥鳅一样,让警方头疼不已。
       因为案件的时间跨度太大,期间也换了好几位刑警,来负责魏某的抓捕工作。
       这个案件似乎在富阳警方那成了一个接力棒,案件数次从一位刑警手里,传递到另一位刑警手里。
       在2025年,富阳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
       应登晓
       接过了这个接力棒。
       他认真研读了洪三健前辈的笔记,分析了数份案宗。


       无数份纸张的边缘都起了毛边,这是34年里被翻阅的痕迹。
       应登晓队长和队员们结合已知的条件,对魏某这个人进行了深度的分析。
       年轻的警员翻出来魏某早年的活动踪迹,他经常去石料厂,矿山。
       这些地点都藏在偏远的山区,而且魏某会开拖拉机,也熟悉矿石生意。
       魏某虽然在逃亡,但是他也需要生活。
       人们选择工作的时候,都会下意识选择自己擅长的工作,魏某自然也不例外。


       因此众人猜测,
       如今的他很有可能依旧在干老本行!
       于是大家把案件重点向这方面靠拢,对那些需要开拖拉机转运矿石,而且还可以藏陌生人的地方进行排查,希望可以找到这场跨越34年案件的突破点。
       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其中的一次调查中,警方找到了突破口!
       在2025年春,云南当地警方反馈,有一个外省人引起了刑警的注意。
       在1992年的时候,这个“外省人”在矿场开拖拉机,后来自己买了车跑运输,之后还开了采石场。


       更让人警惕的是,这个人在办手续的时候,从来不用自己的名字。
       应晓登收到这个消息后,立即比对了魏某的经历,发现和魏某基本符合。
       而且,经过警方的努力,还找到了这位“外省人”2006年的一张旧照片。
       这张照片与通缉令上的青年魏某隐隐重合,当应登晓将照片扫进公安系统里,没多久就跳转出“匹配”的提示。
       众人见状大喜,应登晓更是马上带着相关人员赶往云南。


      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
       锁定目标后,刑警们在云南边境的小城里面,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蹲守了三天三夜。
       终于在6月七日的下午,一个身穿红色体恤,黑色西装裤的人走进入了警方的眼帘。
       经确定后,发现这人这正是魏某,应登晓当机立断,下达了抓捕的指令。


       另一边的魏某在看到警察向自己冲来时,腿都在打颤,他深知自己终究是躲不过了。
       在魏某被抓捕归案后,这场延续34年的案子也终于真相大白。
       经过审查,魏某也交代了杀害李某的原委和经过。
       魏某杀害李某只是为了图财,当年他以谈生意为借口,把李某坑骗至涵洞坑里面,用事先准备好的钝器将李某杀害,并且抢走了李某身上的钱财后,立即逃往了外地。
       被捕后的魏某坦言,这些年他也从来没有睡过一个好觉,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,总是想起李某。


       虽然他与警方斗智斗勇了30多年,可他也一直备受煎熬,如今被捕也算解脱了。
       如今魏某已被押解回到杭州,等待他的只有法律的严惩。
       警方也用这三十四年的时间,向我们证明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,
       正义是不会缺席的。


       刑警精神永传承
       这场长达34年的追凶,不仅仅是见证了一桩案件的水落石出,更是对刑警精神的生动体现。
       老刑警洪三健当年在笔记本上写下的“必破”二字,在这几十年中被不同颜色的笔反复圈注,
       这不仅仅是他对自己的严要求,也是心中对未破案件的一个结。
       如今这个结终于打开,每个负责过这个案件的刑警心里都松了一口气。
       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渐渐完善,以及科技的迅速发展。
       刑警们从当初的在泞泥土路上一点点排查,到如今使用“天眼”科技迅速破案。


       在日新月异中,案件的侦破速度早已经今非昔比。
       “DNA”,“人脸识别”技术也越来越完善,但是,也有东西从来没有变过。
       那就是刑警身上的决心!毅力!坚持!
       法律和技术的精进,叠加上刑警们不放弃的韧劲结合在一起,才可以势如破竹,更好的守护起万家灯光。
       只要罪恶未伏法,追捕就永远在路上!
       参考资料:
       这起34年前的命案,告破!——人民日报
       现实版《我是刑警》:杭州富阳破获一起34年前命案——潮新闻

相关花絮

肆力剧情网致力于提供最新电视剧剧情介绍 、电视剧分集剧情明星个人资料 Copyright @2008-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肆力剧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